簡介:與高通、臺積電截然不同,京東方正式表態華為,都知道,華為最初是一家電信企業,靠做交換機發家的,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,華為已經成為一個營收將近萬億,橫跨多個行業的科技巨頭。 例如,華為在電信領域、智能手機等領域內,都是全球領先,尤其是進入5G時代后,華為在5G技術方面可以說是一騎絕塵,不僅5G
與高通、臺積電截然不同,京東方正式表態華為
都知道,華為最初是一家電信企業,靠做交換機發家的,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,華為已經成為一個營收將近萬億,橫跨多個行業的科技巨頭。
例如,華為在電信領域、智能手機等領域內,都是全球領先,尤其是進入5G時代后,華為在5G技術方面可以說是一騎絕塵,不僅5G技術領先,5G專利數量更是全球第一。
也正是因為華為5G技術領先,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紛紛與華為合作建設5G網絡,這才讓美國坐不住了,開始對華為繼續各種無端限制和打壓。
據悉,美國在2018年就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,禁止美國高通、谷歌等相關企業與華為合作;美國在2019年5月份又修改規則,限制臺積電等使用美國技術的海外企業與華為合作;
8月份,美國再次修改規則,使用美國技術制造的成品芯片向華為出貨,也需要獲得美國許可。
也就是因為美國出臺的這些政策,不少企業紛紛斷供。
例如,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后,高通、谷歌等就斷供了,華為開始更多地采用海思和聯發科芯片替代高通芯片,并用自研的HMS服務替代GMS服務。
今年7月份,臺積電也表示,目前沒有計劃在9月14日后繼續向華為供貨,也就是說,9月14日后,臺積電也將斷供。
不僅如此,由于美國的新政策,不少企業被限制,聯發科正在積極申請許可,如果拿不到許可,9月14日后也將斷供。
而美光科技已經明確表示,9月14日后無法向華為出貨,預計營收損失10%,約20億美元。
近日,有消息稱,9月14日后,京東方也可能會斷供。
但在8月31日,京東方正式表態華為,我們與華為合作很順暢,沒有聽說關于斷供的事情,我們會根據華為的政策策略相應的提供服務。
另外,京東方還表示,我們與華為的合作都是在按計劃進行,無論量產交付還是新品開發。
也就是說,京東方正式表態華為,讓京東方斷供的傳聞不攻自破。
最主要的是,京東方就華為的正式表態,與高通、臺積電等截然不同。
因為高通已經斷供,而臺積電將會在9月14日斷供,而京東方卻表示合作順利,按照計劃進行,無論是交付還是芯片研發。
據了解,京東方之所以能夠如此回應,主要還是因為兩點原因。
首先,京東方是先進的屏幕研發生產商,其研發生產的屏幕幾乎可以與三星想媲美,而在技術上,京東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不涉及美國技術。
在屏幕技術上,其實美國自身也落后的,全球先進的屏幕生產商主要集中在中日韓,在這樣的情況下,京東方與華為的合作自然能夠繼續。
其次,屏幕需要驅動芯片,驅動芯片可能會涉及美國技術,但日本廠商可以做到屏幕驅動芯片不含美國技術。
更何況,華為已經正式宣布,正在研發屏幕驅動芯片,也就是說,未來京東方研發生產的屏幕,會搭配上華為自主研發的屏幕驅動芯片,這樣就能夠完全避開美國技術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才說京東方對華為的表態,與高通、臺積電截然不同,畢竟其沒有使用美國技術,更何況,京東方的技術本身也是全球領先。
最后,目前國內企業已經開始加速去美國化,尤其是華為,其已經啟動“南泥灣計劃”,目的就是加速讓筆記本、IoT等智能設備不含美國技術。
日前,華為還正式發布了國產PC,采用自研的鯤鵬處理器和國產中標麒麟、深度系統,另外,華為宣布全面進入芯片半導體領域內,就是為去美國化。